music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azy (郁闷了就来灌水,然后就忘记了), 信区: music
标  题: 达明中的词人——陈少琪(转载)
发信站: 听涛站 (2002年04月06日11:46:34 星期六), 站内信件

  

                 达明中的词人--陈少琪篇 

   

   香港乐坛八十年代中期掀起的夹Band潮,一直持续到了90年代初。在这个浪潮中 

,除了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后来影响着香港主流、地下音乐的音乐人之外,还有一个重 

大贡献,就是随之出现了一批新生的词人。回看那个时代的乐队,通常存在着两个通病 

,就是演唱和填词都是弱项。可以看到,那时候处于一线的三支乐队:达明一派、Beyo 

nd、太极,在演唱上,前两支的主唱黄耀明、黄家驹都是好手,而太极的雷氏兄弟及邓 

建明就显然弱些了;在填词方面,达明由于有"进念"人士的加盟,委实是最强的,而Be 

yond的刘卓辉,太极的林振强、因葵也不弱。综合了这些方面,这三支乐队才得以保持 

领先的地位,然而,也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在乐队潮过去后,达明虽解散仍保持至尊地 

位,Beyond走得最远,商业、艺术上都取得成功,而太极却衰微下去。 

  之所以说到乐队潮,是因为陈少琪对于那个刚刚出道的达明一派的意义,是深远而 

不可替代的。早期的达明一派与他们身边那些乐队并无本质上的区别,那时候的香港乐 

队,一部分走的是欧美流行的Pop-Rock路线,如Beyond、BlueJeans等,而达明一派与R 

aidas、风之Group等却走上深受英国新浪漫影响的电子舞曲路线。早期的达明一派与Ra 

idas一样,都有一位幕后词人,算得上是半个乐队成员。Raidas的幕后词人是后来声名 

卓著的林夕,而达明一派的就是陈少琪。从最初出道时推出的首张EP《达明一派I》到1 

987年的专辑《等着你回来》,陈少琪所占的份量之重,几乎是包揽了这时期的填词工作 

。然而,无论是达明也好,陈少琪也好,由于都是初上征途,双方还在不断磨合。在这 

一时期,达明在音乐上不断探索,风格也尚不明显,而陈少琪所填的词也有些参差不齐 

。 

  1986年3月达明一派推出首张EP《达明一派I》测试市场反映。EP中共有四首《模特 

儿》、《惑星》、《爱的作弄》、《继续追寻》,全系陈少琪所填。《爱的作弄》是刘 

以达为达明一派写的第一首歌,可以见到其中的稚嫩,而陈少琪所填的词虽不见出色, 

然而却有异于当时情歌歌词的写法,着重讲爱的流逝以及情之作弄,突显爱情的阴暗面 

,后来达明的情歌,也几乎都是走的这样的路子。《继续追寻》和《惑星》是这张EP中 

得以流传下来的歌,《继续追寻》的励志歌词以及《惑星》的温馨中透着飘逸,都是达 

明很难得的一个侧面。尤其是隽永的《惑星》,开场的那段小号,简直让人心旷神怡, 

如同晨雾尚未散尽中冰凉湿露的清新空气,而后飘出的黄耀明明亮的声音就像红日初升 

,凝望身边爱人的脸庞,看爱的惑星,美妙不可方物,这是最初的达明唯一可以传世的 

作品。 

  同年九月,达明推出《达明一派II》,收录了电影《恋爱季节》的两首歌《Kiss M 

e Goodbye》和《迷恋》,后来,《迷恋》还推出过Remix版本。《迷恋》是早期陈少琪 

写得较好的一首歌,如"看着夜幕在慢慢转",这样很形象的描写,还有像"那刻的醉甜, 

难再体验"这样的黯然,都写得较到位了。这张专辑中的《迷惘列车》、《围墙》、《一 

夜情》,是达明前期风格的重要体现,这些歌曲都深受New Romantic和Syn-Pop曲风的影 

响,可见到其中对英伦电子风格的模仿痕迹。而陈少琪早期的这些填词,都深具后现代 

色彩:如《迷惘夜车》借由奔驰的夜车来宣洩日间的压抑及必然承受的无奈;《一夜情 

》中写出一夜情的多姿多彩,却也直指过后那种无爱的空虛。然而,这时期陈少琪的填 

词如达明的音乐一样,都还在辛苦摸索,文不达意,过渡生硬的情况也是有的。这些作 

品中,《溜走的激情》算是较为出众,这首歌很像次年推出的《伤逝》一曲的上集。达 

明一反电子风格的快歌路线,仔细经营这份伤感,前奏处的吉他很精彩,与后来的《我 

们就是这样长大的》的前奏吉他如出一辙,清亮的音色却伤感。陈少琪的词描写了两人 

世界中的隔膜,而隔阂就是激情溜走的元凶,黄耀明唱着"我所走,彷似是在退后",这 

样的哀是无法说出的苦。 

  1987年4月,达明一派推出了在他们音乐生涯中最重要的大碟《石头记》。《石头记 

》本是"进念"的一出舞台剧,达明负责了其音乐,并演唱了其主题曲《石头记》,也是 

从这里开始,"进年二十面体"开始介入到达明的创作中来。《石头记》专辑的推出,是 

一条分界线,达明从这才开始做出些有深度的东西来。《石头记》及随后的《等着你回 

来》专辑中,不仅达明的音乐真正开始迈向成熟,陈少琪也形成了后来对词坛影响深刻 

的填词风格。 

  从这个时期开始,陈少琪喜欢将自己置身于活生生的世界,随着这都市的脈动,去 

输出属于这个社会的真血所凝聚而成的文字。这也使得他的词作具有相当貼近都市的空 

间感、真实感。他善于描写80年代"无根一代"各种愤怒或无奈的心情,非常香港本土化 

的特色,几乎可说是一系列年轻人的小型文化史。如《马路天使》将地点转到马路上, 

与青春一起驰骋于黑街中,恣意狂野,突出了压抑下的宣泄;《美丽新世界》以80年代 

年轻人最爱逛的新世界广场,来语带双关的暗喻心中的新世界;《崩裂》更露骨的写出 

躲在隧道拿刀伤人的"精神分裂"行为。巧妙取自希区柯克同名电影的《后窗》借写偷窥 

的病态,反应社会人心的反常,也有人说此歌反应的是同志题材,其实这首意旨不明的 

歌是出色的,紧密的编曲,以及迷惘的歌词"凝望着你,长夜动向,凭着冷窗,增加印象 

",难掩的病态,不断重复似哀叫,竟是惊艳的。 

  和此类风格截然相反的是《无风的秋季》、《一个人在途上》、《伤逝》和《弃》 

。其中,《伤逝》和《弃》都尤为精彩(《一个人在途上》,私以为后来黄耀明翻唱的 

国语版更好)。后现代的爱情,正是伤心的大本营,《伤逝》以深沉的笔触,以美得叫 

人心痛的新角度来写出爱,而连绵不断的吉他以及背景中的大提琴,都营造出情之流逝 

的心伤。最末一句:"无限痛苦,却美丽!"黄耀明的高音一下抵上去,当真是伤逝得亦 

有气势。《石头记》专辑以纯音乐的《离》开场,以仅46秒的《弃》收尾,把全碟贯穿 

为一张概念唱片。《弃》非常不俗,自始至终只有悲到尽的大提琴来铺呈,而短短43字 

的歌词,却营造了浓郁得化不开的悲情。"垂死心已没法起,让我天上觅转机",这竟是 

首带有自毁倾向的歌曲,当可算得上是陈少琪的力作之一。在达明于87年7月推出的混音 

EP《达明一派remix》,收录有电视剧《镭射青春》的主题曲《长征》,后来的达明对此 

曲很是不屑,认为老土至极。这也算是当年他们对商业的一次妥协吧。 

  《等着你回来》专辑中,陈少琪依然填了不少,且渐渐完善自己的风格。《今夜星 

光灿烂》中的那句"恐怕这个璀璨都市,光辉到此!"叫人心惊胆战。由都市空间出发来 

带出词的意境与主题,是陈少琪运用得最成功的手法,这种手法在不同主题包装下,像 

万花筒呈现出城市的光怪陆离。还可见于《溜冰滚族》:"占领这乐园,痛快作乱!", 

通过80年代流行的溜冰场来说出青少年借此逃避社会的压制,寻求自我的空间,这倒和 

今日人们因语言带来负担,从而兴趣转移到K场的现象相似;甘国亮的电影《神奇两女侠 

》的主题曲《神奇女侠》,也说出了小白领女士在物欲横流的都市中无奈的凄凉。这张 

专辑中,除开与迈克合填的《上路》,《别等》一曲算得上是出彩。仍然是移民的题材 

,表达的手法却不再单一,前奏处的吉他引领密集的鼓点,紧凑的节奏中却偏有一泄而 

尽的悲苦:"就似是我热炽的血流满这地面。"末世的惶恐之下,话等,是一个多么奢侈 

的概念,陈少琪却把这种残酷的拒绝眷恋刻画得精彩非常。 

  从1988年的《你还爱我吗》开始,达明一派开始步入颠峰时期,同时,给达明填词 

的词人也开始增多,各有各风格,不再让陈少琪独美。然而,陈少琪却在这张专辑里填 

出了永恒的《禁色》。《禁色》是一首纯粹属于达与明的歌,以达明的尖锐犀利,却在 

这首情歌里以第一人称去诉说,越发见得他们的至情至性。刘以达以钢琴来开场,以萧 

声结尾,一个个毫不含混的音符中,营造起唯美、哀婉、清冷、沉郁,充满了死亡的气 

息。新古典的音乐元素,同志的题材,隐讳的政治意味,都使得这首歌隽永。"为你,我 

甘愿承受"是比刀剑还锋利的誓约,"可再生在某梦幻年代"是洞悉、悲凄后的终极祈望。 

陈少琪,光凭一首《禁色》,这个名字就可传世了。另外两首,《你你我我》:"爱若逐 

渐蜕变,哪可阻止避免?"是对爱无法把握,在物质极度繁荣的现代都市,爱越来越虚妄 

莫测;《血色蔷薇》道出众生的迷离,"罪行建满了如墓碑",末世的意味愈演愈烈。但 

是平心而论,由于《禁色》的太过精彩,这另外的两首就黯然失色了,这也是许多人认 

为《你还爱我吗》专辑概念凌乱、不完整的因素之一罢。 

  《意难平》专辑中,陈少琪填了两首:《最佳朋友》和《VivaLaDiva》。《最佳朋 

友》是首好歌,其旋律的流畅,在整张专辑中都是拔尖的,而陈少琪的词给出了一个经 

典范例:"让热爱变友爱"。都市的爱情不可捉摸,全情投入的下场往往是心伤自捡,于 

是,稳妥的只剩了友情了。回眼一望,原来"好友就在附近,为我驱走黑暗。"逃出爱情 

的纠葛,重拾友爱,也算是失而复得吧,难得的良朋,岁月静待!《VivaLaDiva》当时 

是以卖当娜作为原型来写的,这首歌中,刘以达在一贯的电子风格中混入歌剧女高音, 

增添了浓重的戏剧色彩。歌词浅显易懂,却写出了"旧思想火化",在新世界里,规则的 

转化。这样的题材,卖当娜的确是最好的借托之人,再加上VivaLaDiva这样古怪而顺口 

的名字,陈少琪不是不灵动的。 

  《神经》专辑里,陈少琪写下了《诸神的黄昏》。刘以达在这首歌里加入了印度音 



乐的元素,灿烂绚丽却又落寞颓唐,神秘、冷厉、甚至诡异。私以为这也是继《禁色》 

之后,陈少琪最成熟且出色的作品。仍然是众生迷离,却绘影绘声的描述得极为生动, 

用词的极端,句式的变换,无不触目惊心:"从病态演变成型,浓焰已安葬黎明,从厮杀 

的角落里惊叫中一抹鲜血屠城,祈望众生更虔诚。"末世的惶惑终演变成恐惧,整个国度 

垂死,长夜也不再来临,终极的毁灭,亦是不留余地的宣泄。 

  在陈少琪十余年的填词生涯里,一半以上的意义都附在了达明的身上,他伴着达明 

诞生,亦看着他们各散东西。从最初的《爱的作弄》,到最后的《诸神的黄昏》,达明 

的成长轨迹,也正是陈少琪成熟的轨迹。他深入的文笔,扭转了以往关于香港都市描绘 

的表面化,为词坛中都市叙写带来了重要的转型。 

  陈少琪的词总是走在時代尖端,与潮流紧密结合,生活化的手法与浅白的文字主張 

,却显示出社会问题的关键所在。陈少琪在达明时代形成的这种风格,也使得他后来在 

乐坛的成绩亦相当出色。 

---------------------------------------------------------------------------- 

---- 

  
--
    甜蜜的名字,痛苦的名字,我叫你离去。美丽的眼睛,忧伤的眼睛,我叫你过
来--你神奇地出现,带着你全部的矛盾和叹息。你为我带来狂喜和战栗,你叫我
充满无法言喻的柔情,也为我带来无可解脱的绝望。
    你是我黄缎子一样抖动的阳光,你是我的清凉泉水,你是我无法捕捉的影子,
你是花的碎片,你是云的碎片,你是天空的碎片,你是旷野里消散的烟雾,你是最
美丽的白色泡沫,你叫我狂喜,同时,也叫我悲恸欲绝。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4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