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reeman (freeman), 信区: Go
标  题: 桥牌名家(3)
发信站: 听涛站 (2001年09月18日16:48:35 星期二), 站内信件

杰里米·弗林特(Jeremy Flint)
杰里米·弗林特(Jeremy Flint)弗林特是战后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牌手、桥牌作家
与桥牌理论家。
    1928年,弗林特生于英国利兹的一个外科医生家庭。他早年毕业于拉德里大学法律
系,曾立志当一名律师,但对桥牌的热爱却使他很快成为一位职业牌手。他不仅在英国
著名的克罗克福德俱乐部中是盘式桥牌的常胜赢家,而且还取得过英国所有重要桥牌比
赛的冠军。1960年,弗林特首次入选 英国国家队,并代表英国参加同年在意大利都灵
举行的第一届“奥林匹克世界桥牌锦标赛”在1963年的桥牌锦标赛上,作为主力选手,
他为英国队最终荣获冠军立下功劳.
    60年代初,弗林特曾与英国桥牌名将特伦斯·里斯一起设计了“小高花叫牌法”(
Little Major System)。1966年,弗林特在美国旅行期间,他与美国著名牌手彼得·彭
德尔合作,不仅在短短的十周时间里赢得美国十三次重要桥牌比赛的冠军、获得“美国
终身桥牌大师”的称号,而且还共同创立了“弗林特——彭德尔叫牌体系”(Flint-Pe
nder System)。至于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弗林特约定叫”(Flint Conventions)则更是
获得专家牌手们的常识。80年代,他又设计了“布马朗梅花叫牌法”(Boomerang Club 
System),并且与罗伯特·希汉搭档在1987年的欧洲桥牌锦标赛中使用这一叫法获得成功

  除此之外,弗林特还曾为桥牌运动的普及做出巨大贡献。他曾担任英国《泰晤士报
》的特约桥牌编辑11年之久,并且还是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桥牌节目“大满贯”及
后来的“国际桥牌俱乐部”的评论员与组织者。他的讲解形象生动,觉得广大桥牌爱好
者的欢迎。他在一生中共完成5部桥牌专著。
漂亮的双紧逼
----------------------------------------------------------------------------
----
  这副牌出现在一次盘式桥牌赛中,其中弗林特坐在南家。
第14副
东发牌
双方无局
 北
  A 7 6 4
  A 8
  4 3
  10 8 5 3 2
西
  K 9 5
  7 3 2
  9 7 2
  A K 7 4
   东
  Q J 10 8 3
  K Q 9 4
  A
  Q J 9
 南 弗林特
  2
  J 10 6 5
  K Q J 10 8 6 5
  6
 叫牌过程:
东 南 西 北
1 2 2 2NT
3 pass pass X
pass 4 X pass
pass pass
  西家首攻CK,并在赢得后换出H2......在此,弗林特看到定约方不仅在将牌、红心
和草花中各有一个无法避免的失墩,而且就西的换攻来看HK-Q很可能均在东家手中,这
就是说庄家手中至少还有另外一个红心输张无法交待......由于目前尚无更好的解决办
法,因此弗林特从明手打出H8,东家以以HQ赢得。东家随即兑现DA,再续出H4投给明手
的HA。明手续出C2,东家跟出CJ,庄家将吃后回出HJ,给明手将吃;明手再出C3东家跟
出CQ,庄家将吃。至此,弗林特终于推算出东家手中的牌型;叫牌的进程表明东家持有
五张黑桃,而打牌的进程又意味着他有三张草花和四张红心,因此东的牌型当是5-4-
1-3;而西家的牌型则是3-3-3-4。
  有鉴于此,弗林特找到了完成定约的成功之路——他随即兑现三墩将牌,明手垫掉
两张黑桃和一张草花,从而形成如下残局:
   A 7
  -
  -
  10
  K 9
  -
  -
  A
     Q J
  Q
  -
  -
   2
  10
  10
  -
  在庄家随即打出手中的最后一张将牌时,一个漂亮的双紧逼形成了:由于明手还有
C10,因此西只得垫掉一张黑桃而保留CA;明手的C10完成使命后即被垫掉;由于庄家手
中持有H10,因而东家必须留念HQ,他也只好垫掉一张黑桃。这样明手的S7便树立成了赢
张。
  双紧逼的原理是:由于防守方的某一家需要监视第一门花色而防守方的另一家又必
须监视第二门花色,因此在庄家兑现第三门花色时,他们便谁也无力兼顾第四门花色了
。这样防守方仅拿到一墩草花、一墩红心和一墩将牌。弗林特终于完成了这个被加倍的
4D定约,尽管定约方只持有15点大牌。
--
※ 来源:·听涛站 tingtao.dhs.org·[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4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