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shy (在听涛的感觉真好!!!!), 信区: Go
标  题: 象棋与韬略(2)---From WWW.CCHESS.COM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Jul 21 11:55:03 2000), 转信

发信人: strive (快快乐乐每一天), 信区: Chess
标 题: 象棋与韬略(2)---From WWW.CCHESS.COM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Oct 5 11:33:40 1999)
二、 源于战争的韬略
  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生产私有制和对立阶段以后的产物,是阶级,
民族、国家、政治集团之间,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用来解决矛盾的最高形式。
  由于战争的胜败直接决定着生死存亡,所以历代军事家以至政治家、思想
家、外交家无不十分重视战争和研究战争。我国著名古代军事家孙武子在其所
著的《孙子兵法·计篇》中就开宗明义地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不可察也。"兵即指军事、战争。
  战争既是力的较量,更是智的角逐,所以军事领域历来是产生谋略的土壤,
军事斗争是诞生奇谋妙计的温床。从人类的谋略宝中可以清楚 地看出,起源
于战争的谋略最多、最广泛,也最精彩,并已逐步渗透或嫁接于其它领域。
  谋略的争斗在军事上的表现最为充分。谋略是指战争的将帅头脑中思维活
动,是无形的东西,但她所起的作用,却是那些有形的兵力和物质的作用难以
做到也无法与之相比的。以谋制胜可说是军 事斗争的最高准则。
  我国古代军 事谋略,是中国华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宝库中的一颗耀眼夺目而
又十分神秘的瑰宝,是由亿万人的鲜血凝结成的亦玉紫珀,是经过无数经天纬
地运筹帷幄之才历时数千年精雕细琢而成。
  韬略既是用兵的谋略,是我国古代兵法在战争中总结出来的内容最丰富、最
具有规律性的原则。许多流传至今的韬略,比如:"上兵伐谋","胜兵先胜而
后求战","以正合,以奇胜","致人而不致于人","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将欲取之,必姑与之","见可而进,知难而退","顺佯敌意","将计就计","声东击西
"","以迂为直","势险节短"等等,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指挥战争所必须遵守的军事名言

  古代兵法韬略源于有声有色的战争话剧,反过来又具有指居战争的重要意
义。兵法韬略强调把人的能动作用与战争的客观条件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
要求战争指挥者必须根据敌我双方各种客观物质条件去"索其情"--探索战争
规律;要全面、辩证地看待战争问题,要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
动性。古代军事家由丰富的战争经验中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军事斗争矛盾统一的
概念,诸如攻守、进退、虚实、劳逸、众寡、分合、利害、奇正等等,并对这
些概念作了辩证的论述,这无疑是古兵法韬略的光辉成就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166.111.96.69]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