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shy (在听涛的感觉真好!!!!), 信区: Go
标  题: 国际象棋何时传入我国(二)
发信站: 听涛站 (Fri Jul 21 11:57:13 2000), 转信

发信人: opera ( 火凤凰), 信区: Chess
标 题: 国际象棋何时传入我国(二)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Mar 1 18:33:33 2000)
懂得国际象棋的人不难看出,上述《玄怪录》所描写的“八八象棋”,无论棋子的形制
,还是棋子的排列、开局及走法,都与今天的国际象棋非常相似。不过《玄怪录》只写
了将、车、马、卒,所以还难以将两者进行全面的比较。从国际象棋的演变和发展来看
,相对于北周、唐初时,阿拉伯世界正在流行一种“沙特朗兹”象棋(见图1),棋子完
全像形,有将、副将(士)、战车、象、骑兵、步兵六种。其中除副将(士)只许斜走
一步外,其余与国际象棋步法相似,但还有一定的差异。国外的学者大都认为,“沙特
朗兹”象棋乃今天国际象棋的前身。而“沙特朗兹”象棋来源于古印度的“恰图兰格”
象棋(见图2)。这是一种四人对局的象棋,棋盘为六十四方格,棋子排列在四角,每方
八子:王、象、马、船各一,兵四。棋子的走法如下:王直斜行一格,象斜行两格,船
直行无远近,马与兵同今天的国际象棋无异。
七世纪左右,在中国和阿拉伯世界,同时流行两种内容相似的象棋:八八象棋和“沙特
朗兹”象棋。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是否有如下的可能性,即这两种象棋各自独立地发生
发展,彼此互不相干,没有一点渊源?看来这是不太可能的。理由已如前述,八八象棋
在北周天和四年出现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既找不到它自身发生、发展的历史,也找不到
它与传统盘戏围棋、六博、塞戏、弹棋的血缘关系。因此,比较合乎逻辑的解释是,八
八象棋与“沙特朗兹”象棋必有某种连带关系,即八八象棋是由国外引进而成为中国的
一种盘戏的。
从南北朝乃至隋唐时期,中国与印度、西域、阿拉伯世界的频繁交往来看,“沙特朗兹
”象棋传入中国也是完全可能的。至于八八象棋的规制是否与“沙特朗兹”象棋完全一
样,或者经过某种改造,限于史料,已经很难判断
综前所述,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一下:八八象棋大致来源于阿拉伯世界的“沙特朗兹”象
棋,传入的时间约在六世纪末期。这种象棋在社会上流传一段时间之后,以北周天和四
年武帝宇文邕制《象经》为标志,得到上层社会的承认而加以推广,在唐代则成为社会
各阶层普遍喜爱的一种盘戏。
但是这种外来的象棋,还远远达不到围棋那样举世无双的魅力。而中国的封建士大夫出
于文化大国的优势心理,必然对这种“泊来品”进行改造,以求使之适应民族文化的口
味和爱好。对八八象棋的改造工作,大约在唐代就已经开始,而到北宋时期则达到了高
潮。
--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
我愿生如闪电般的耀亮,
我愿死如彗星般的迅忽。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64.180]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70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