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ppletree (毕设是个挺麻烦的事儿), 信区: Go
标  题: 第十章  我国围棋的外传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Mar 13 22:08:59 2000), 转信

第十章  我国围棋的外传 
  
    
  
      佛经劝诫莫戏围棋 
  
    
  
      在漫长的岁月中,围棋渐渐流传到国外,逐渐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现在, 
  
  围棋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项目。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文化交往的一个组成部分。 
  
    
  
      早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我国与中亚细亚各国往来就开始了。古印度等国的 
  
  文化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国古代的文化也向那些国家传播,其中包括围棋的外传。 
  
    
  
      据后秦和尚道朗翻译的《大般涅盘经·现病品第六》记载,在印度诸国流行着 
  
  中国古老游戏,如围棋、弹棋、六博、投壶等。佛经劝告人们不要玩这些游戏。可 
  
  见围棋在印度流传甚广。 
  
    
  
      现在在孟加拉、不丹、尼泊尔等国,还流行着十五道和十六道围棋。走法和我 
  
  国围棋基本相同,只有个别地方稍有差异,比如叫吃后不能马上提子,须待对方在 
  
  他处走过一子,自己不应后才可提子,和我国围棋的打劫差不多。 
  
    
  
      高丽好围棋之戏 
  
      高丽好围棋之戏 
  
    
  
      中国与朝鲜的文化交流也是从汉朝就开始了。当时朝鲜尚未统一,分为高句丽、
 
  
  戚、韩等部。汉光武帝时,高句丽王派使者来中国,带回乐器、衣冠、服饰等。戚 
  
  人与汉人杂居,受汉人文化影响更大。韩又分为马韩、辰韩、弁韩三部分。汉光武 
  
  帝时,马韩就开始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后来,在马韩的故土上建立了百济国,在辰 
  
  韩、弁韩的故土上建立了新罗国。在《北史·百济传》上,有“百济之国……尤尚 
  
  围棋”的记载。百济在朝鲜半岛的西南部,和中国的文化交流最为密切,所以围棋 
  
  首先传入百济国。 
  
    
  
      以后,围棋在朝鲜半岛广为流传,《旧唐书·高丽传》已有“高丽好围棋之戏”
 
  
  的记载了。朝鲜的围棋棋盘也是纵横十九道的。 
  
    
  
      公元七世纪,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从此更多地吸收了唐文化,并经常派遣一些 
  
  贵族子弟来中国留学。这时的围棋,在朝鲜已相当普及了。《新唐书·东夷传》上 
  
  说:“(新罗王兴光)二十五年死,帝尤悼之,赠太子太保,命邢涛以鸿胪少卿吊 
  
  祭…又以国人善棋,诏率府兵曹参军 罴 鹰为副,国高弈旨出其下,于是厚遗使者 
  
  金宝”,可见围棋在朝鲜是非常受重视的。 
  
    
  
      经过中国、新罗两国棋手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新罗也出现了不少棋艺水平 
  
  较高的棋手。唐末诗人张乔《送棋待诏朴球归新罗》一诗提到的新罗优秀棋手朴球 
  
  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在中国居住多年,并担任了棋待诏。 
  
    
  
    
  
      围棋一一一日本的“国技” 
  
    
  
      围棋传人日本,是围棋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围棋能有今天这个繁荣昌盛的局 
  
  面,与日本人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日中文化交往,最早也在西汉时,公元五十七年,日本遣使来中国。《后汉书》
 
  
  、《三国志》都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当时中日文化和经济交流的情况。公元六世纪末 
  
  以后,中日交往愈加密切。尤其是我国唐朝时,日本多次派遣使者来中国。 
  
    
  
      随同遣唐使者来中国的留学生吉备真备、阿部仲麻吕等,以及最澄、空海、园 
  
  仁等和尚,回国后都积极传播中国文化。他们中间,吉备真备留华十九年,辩正法 
  
  师留华三十年,两人都是围棋爱好者。吉备真备回国后,广为传播围棋技艺。那时 
  
  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了。后来的留学生和来华人员中,也有不少学得一手好棋的,
 
  
  有名的少胜雄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国派往日本的使节和随行人员中,也有会下围棋 
  
  的,他们都对围棋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 
  
    
  
      关于中国围棋传入日本,还有另一种说法。这种说法出自日本平山菊次郎所著 
  
  的《简明日本围棋史》。他说:“围棋经过朝鲜半岛传到日本,约在一千五百年前 
  
  的大和朝初期(相当于我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般认为,前一种说法证据充足, 
  
  《美国百科全书》(1977年版)、德国《布洛克豪斯百科全书》(第十六版),都 
  
  同意我们详述的那种看法。 
  
    
  
    
  
      围棋传人日本后,取消了对局以前先固定四个势子的旧框框。这一打破势子布 
  
  局的革新,推进了围棋的发展,围棋在日本特别兴盛,是从德川幕府时代(相当于 
  
  我国明末清初时)开始的,当时往来于两国间的棋手认为,中日两国棋手的水平已 
  
  不相上下了。 
  
    
  
      中日两国围棋界的交往,推动了围棋的发展。公元十六世纪的日本棋手僧中虚 
  
  来华,与中国棋手林应龙合著棋书《适情录》就是一例,但后来德川幕府开始执行 
  
  “锁国政策”,使这种有益的交往中断了,这不能不说是围棋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憾 
  
  事。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围棋逐渐发展到了全盛时代。本因坊秀策创“一、三、
 
  
  五”布局,被誉为围棋的金字塔,1928年,中国十四岁的棋手吴清源到日本。1933 
  
  年夏,他和日本棋手木谷实共同研究了“新布局”。从而掀开了围棋的新篇章。 
  
    
  
      围棋在日本被誉为“国技”。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围棋最发达的国家。 
  
    
  
      围棋在东南亚和西方 
  
    
  
      我国围棋在明代以前,就已传入东南亚各国。据随同郑和下西洋的马欢在《瀛 
  
  涯胜览》中记载:“三佛齐国俗好……弈棋”,三佛齐国即今印度尼西亚的一部分。
 
  
    
  
      葡萄牙航海家门德斯·平托在他的《费南·门德斯·平托航海记》中说,十六 

  
  世纪时,葡萄牙航海人员曾在日本学过围棋,并将它带到了欧洲。如果这话可靠, 
  
  则那时欧洲已有围棋了。不过,一般认为,十九世纪围棋才在欧洲流行。 
  
    
  
      最早的一本英文围棋书,题为《围棋手册》副题是《为 分 棋手所编写的东亚 
  
  古老的军事战斗的游戏》,1911年在英国伦敦出版,书中介绍了中国和日本的围棋,
 
  
  其中还有一幅我国古代女子下围棋的图。 
  
    
  
      目前,围棋在西方各国己相当流行,有许多棋手,经常举行比赛。 
  
    
  
                               ——全文完——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