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ppletree (菲菲), 信区: weiqi
标 题: 三种棋风 三种人生
发信站: 新龙门客栈 (Sun Apr 19 10:17:17 1998)
发信人: TinHore@SMTH (天河), 信区: Go
标 题: 三种棋风 三种人生
发信站: 水木清华 (Fri Jul 19 16:03:16 1996)
转信站: SMTH
一九九六年六月十九日 星期三
北京青年报 第七版
■人生交响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博士生/马寅卯
三种棋风
三种人生
围棋大概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热闹过,传统的世界三大赛事富士通、东洋证
券杯、应氏杯,四年一个轮回后又聚到了一起,各路高手为争夺世界冠军和高额
奖金拼得你死我活。与此同时,韩国人火上浇油,一下子又推出了三项新的世界
大赛,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现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世界围棋最强者战”
了。参加这次比赛的棋手虽只有三位(李昌镐、马晓春和武宫正树),但由于他
们个个都身怀绝技,代表了世界围棋的顶尖水平,并至少是两项世界冠军的获得
者,因而显得格外刺激和富有魅力。
棋风的比较
应当说,这次比赛不仅仅是三位棋手个人间的较量,也不仅仅是三国围棋实
力的较量,更重要的是三种迥然不同的棋风的较量。
我们先来谈李昌镐。李昌镐现在成了公认的世界第一高手,他的这种地位因
不久前在东洋证券杯决赛中以3∶1击败马晓春,在亚洲围棋电视快棋赛决赛中
轻取同族刘昌赫,在最近国内的两项大赛中分别以3∶1和3∶0的悬殊比分击
败其恩师、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的全冠王曹薰铉而更加巩固了。但李昌镐最
让人惊讶之处并不是他的辉煌战绩,而是他的与其年龄不相匹配的稳重、老到、
厚实的棋风。辉煌的战绩当然来之不易,特别是对于他那么小的年纪,但我们毕
竟还可以从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中找出这样的少年天才。李昌镐的独一无二之处
在于其不可思议的少年老成和务实作风。李昌镐是极度理性的化身,在他那里,
没有激情的位置,他的唯一追求就是效用的最大化,就是如何最稳妥、最平安、
最简便地把局势导向胜利。李昌镐的对局是最平淡无奇、最波澜不惊、最少色彩
的,一句话,是最没意思的。李昌镐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平庸的天才”的典范。
他以自己的所作所为向我们启示了:平庸也可以成为天才,平庸也是一种天才,
只要平庸得彻底、平庸得不妥协。没有激情的人也是没有脾气的,李昌镐因此不
仅是“少年姜太公”,也赢得了“忍者神龟”的雅号。李昌镐的特点是沉着、稳
健,他的策略是以静待动,绝不轻易冒险,首先做到自己不犯错误,然后等着别
人犯错误并一举将其击溃。李昌镐不愿意追求什么华丽和赏心悦目,也不想表现
出盛气凌人的架势或潇洒自如的风采,他需要的只是赢棋,至于场面是精彩还是
平淡,那是无关紧要的。
再说马晓春。马晓春是个精灵,他的天才一点也不比李昌镐少,他19岁时
就成了九段,这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九段,这个纪录至今无人能够打破。但是马晓
春后来的道路要比李昌镐曲折得多,这或多或少与他没有更早地看破红尘,还想
在棋盘上表现一下自己的个性和才气相关。马城府不够深,他不仅聪明,还想努
力表现自己的聪明,这为他赢得了“轻灵”、“飘逸”、“妖”、“狡猾”等名
声,却没有赢得胜利。他的棋步调轻快、若明若暗、灵活多变、不拘一格。他不
像李昌镐或林海峰那样很看重厚势,相反,他的拿手好戏是在别人的厚势里辗转
腾挪、制造事端,挖掉对手的墙角或硬生生活一块棋出来。轻灵不是轻浮和轻薄
,而是轻松和灵活,轻灵的极致是自由。但这是一种很难把握和运用得恰到好处
的至难技艺。其致命的弱点在于缺乏一种一锤定音、一下子置人于死地的气魄和
力量。在这方面,马晓春的感受一定比任何人都更深刻。我们看到,马晓春今天
的棋已多了一分成熟和厚重,更重要的是“实用主义”的成分增多了,这一点在
其“四角穿心”的战术中得到了无以复加的体现。我们注意到,马晓春和李昌镐
这两位表面上看起来如此不同的棋手竟在这里奇妙地合流了!只不过马晓春兜了
一个历时达十年的大圈子,而李昌镐则一开始就认准了。
但马晓春和李昌镐毕竟有所不同,他们的相同(或相通)只是表现在“实用
主义”的价值取向上,在具体的操作和实践道路上仍有着很大的差别。
最后是武宫正树。“宇宙流”是武宫正树棋风的最好展示。“宇宙流”有三
个特点:一是力量,这种力量让他奇迹般地连获头两届富士通世界职业围棋锦标
赛的桂冠和头四届亚洲围棋电视快棋赛的桂冠;二是气魄,它给我们展现了一幅
气势磅礴、海阔天空、波澜壮阔的壮丽图景;三是魅力,它让我们感到快意淋漓
、荡气回肠、如醉如痴,武宫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棋迷。
武宫正树与李昌镐及小林光一等不同,后者把围棋、也把我们带入了一个逼
人的狭窄地带,我们一不小心便有窒息的危险;而武宫则是天宽地阔、浩渺无边
的。他也与马晓春不同,马晓春展现的是机智和灵活,但多在小处作文章,缺乏
一种大气魄和大智慧。他也与大竹英雄不同,大竹英雄虽然同样很注重并追求棋
形的美,但只是一种小家子气的、秀气的美,这种美只能让他自己陶醉。除去吴
清源不论,在气魄和魅力上堪与武宫相比的似乎只有鼎盛时期的聂卫平,但这却
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气魄和魅力,聂卫平的气魄表现在其临危不惧、处乱不惊,面
对和承受困难局面的自信和勇气以及在棋盘上表现出来的出色的大局观和强烈的
争胜意识,而他的魅力则来自于令人难以置信的、神话般的擂台赛十一连胜。而
在武宫那里,魄力和魅力则都表现为天马行空般的自由,通体透明的狂野,人与
天地、宇宙合一的沉醉。
总结一下,我们大体上可以说:李昌镐是功夫型的棋手,他给我们的突出印
象是耐力、韧性、不折不挠以及沉着、稳健、简练实用、寸土必争;马晓春则是
充满才气和灵性的棋手,他给我们吹来的是一股清新的风;至于武宫正树,我们
感受最深的是一种云游天地间的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气质,他为我们开辟了一条
全新的、通向无限广阔世界的路途。
围棋和时尚
围棋作为一种高级智力游戏,其与生活的距离差不多与哲学一样远。表面看
来,围棋很难与一个时代的生活风尚和价值取向有什么关联,但是我们这个时代
的不可思议就在于它能把一切曾经高尚、神圣和精神性的东西拖进完全世俗和物
化的领域。商业化的气息和新闻媒介无休止地爆炒,把平静的棋坛搅得乱哄哄一
团糟;因循守旧、不求革新之风已使棋局变成死水一潭。这是个鲜有巨匠和大师
的时代,活跃在棋坛的是一些善于精打细算、小心持家的能工巧匠,正是他们把
实用、实惠之风推向了极致。昆德拉曾说:在我们这个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时代
,作品消失在小说家的形象背后了。在围棋界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崭露头角的是
那些无论以何种手段赢棋的家伙们,棋局的进程和棋谱的质量本身反倒无足轻重
了。李昌镐的出世是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围棋进入了一个彻底的世
俗和平民时代,围棋已不再能让我们激动,在围棋中我们已领略不到激情、智慧
和想象力。李昌镐不是开辟了一个时代,而是把一个时代的风尚彻底化了,因而
他是结束了一个时代,李昌镐式的围棋已不可能再有发展了,李昌镐是我们这个
时代的最后一位棋手。
正因为下棋已沦为一种单纯的职业,也就失去了应有的轻松和自由。围棋曾
让人们在紧张的日常生活之外找到一方超越之地,在那里人们可以暂时忘却尘世
的烦恼,使心性得到某种解脱和陶冶。但今日之围棋已不仅不能让人们获得解救
,相反在一开始就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为了获胜,为了获胜后的高额奖金,棋手
们不得不循规蹈矩、小心翼翼、着着慎重。因为创新常常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要冒很大的风险。既然前人已经为我们研究出了那么多定式、开局、死活的变
化,我们为何不取而用之呢?生存的压力、求稳的思想、单调的着法、平缓的进
程不仅让棋迷们厌烦透顶,也让棋手感到疲惫不堪了,对此作出最强烈反应的是
棋坛泰斗吴清源先生,他深感今天的围棋已走入斤斤计较、无所作为的死胡同,
因此才打破多年的戒律决意收芮乃伟为弟子开辟二十一世纪围棋的新思路。
旷野
呼告
围棋对棋手已成了一种沉重的压力,这种压力已使许多棋手不堪忍受:聂卫
平在《我没有退路》中记述了他在大赛前做噩梦的情景,比赛已激不起他旺盛的
斗志,夺取世界冠军的梦想和一次次冲击未果像中国足球冲出亚洲一样艰难而充
满悲剧色彩,围棋已不能让他兴奋,也许只有当他离开围棋时,他才会感到一点
轻松。而足球踢得一塌糊涂的曹大元却毫不犹豫地回答下棋远比踢球累得多。几
年前我们风头正劲极有希望的国手钱宇平竟被神经衰弱毁坏了他无量的前途。此
外,聂马之争,曹薰铉和依田纪基从场上到场下的争斗和叫骂,以及小林光一与
日本众多棋手台前幕后的纠葛等等都使围棋不再充满诗意和情趣,人为添置的混
乱从外部消蚀着围棋的魅力。
但是,围棋遭逢的最大威胁还不是来自于棋手间的明争暗斗,而是棋局的内
容和质量。我们今天留下的那么多“世界级”对局中究竟有多少是耐人咀嚼并经
常会为后人提及的实在是个疑问。聂卫平曾坦言:今人的计算力和攻杀力已大大
不如古人,那么其他方面呢?我们的布局、定式除去吴清源的贡献外,我们自己
还剩什么?独霸日本棋坛多年的小林光一是以棋形的局促和丑陋而闻名的,而现
今的韩国神童李昌镐带给我们的则是令人窒息的平稳和实惠。我们是否可以刻薄
地说:我们只是毫不费力地从古人那里继承了一个饭碗。当然,一个棋手选择什
么样的风格纯粹是他自己的事,别人是无权干涉和指责的,但可怕的是高手的价
值取向,特别是当它能带来胜利时,往往具有瘟疫般的扩张力。这就不纯粹是个
人的事了。
但是,当一个时代的某种潮流占绝对优势时,也必然会激起相反的倾向和主
张去与这种潮流作殊死的战斗。过去,我们曾在陀斯妥耶夫斯基那里听到过“地
下室人”对“二二得四”的理性铁律的控诉;在加缪那里看到过西西弗斯一次次
无望地却不懈地把巨石推向山顶又看着它滚落下来的情景;在鲁迅那里,则是铁
屋中被惊醒的人怀抱一线希望的奋力抗争。今天,我们有武宫。当追求实力和守
旧成为一种时尚时,武宫却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武宫的声音在我们这
个时代虽旷野呼告般寂寞,却足以让我们所有的人钦佩和惭愧。
如果说李昌镐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是这个时代的写照,那么马晓春则属于他
自己,他没能逃脱这个时代的掌握,但他是有个性的时代。
而武宫正树,属于围棋。
--
To meet,to know,to love,and then to part,
It's the sad tale of many a human heart.
※ 来源:.新龙门客栈 10.23.0.2.[FROM: 10.23.0.1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