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ppletree (!!), 信区: weiqi
标 题: 二十一世纪属於谁--吴清源和李昌镐的“对话"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May 31 19:15:50 1999), 转信
二十一世纪属於谁--吴清源和李昌镐的“对话"
首先要说明的是,吴清源并没有与李昌镐有什麽“争论",相反这位称霸50年代
的棋坛天才,对李昌镐
称赞有加,他和另一位前朝元
老藤泽秀行先生都认为李昌镐是当今棋坛不可多得的天才。而李昌镐向来对吴 老前辈
十分尊重,他曾很用心
地打过老先生的棋谱。其实,吴
清源与李昌镐在围棋上的“对话"仅是一种预 测。当然现在,老先生有理论,没有实
践;小先生有实践,很
少有理论。
围棋手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像武宫正树这样豁达爽朗的人和像李昌镐这
样少言寡语性格内向的
人,都可以成为超一流棋手。本
世纪的奇才,吴清源和李昌镐无疑都是。在本世纪末的今天,吴清源将自己 对21世纪
的畅想,通过围棋抒发
出来,这就是他的“21世纪的
棋"。吴先生说,21世纪的棋就是“六合的调 和",就是天地东南西北,就是宇宙。
如果说天是中腹,地是
边角,那麽东南西北就是指的
是整个棋盘。这 种说法,就是人们将视线放在全局,不过分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吴
先生不希望棋手的目光
放在定式上,这 显然因为目前
世界棋界有许多胜负师,他们一切都按“看得清的"去下。
吴清源对李昌镐的评价不多,在评价中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吴清源认为李昌
镐是一个天才,但是李
的才能并不是第一的。吴清源说
,当代世界上才能最好的是曹薰铉,大竹英雄和林海峰居二三。而李昌镐成 功是他过
人的努力。其二,吴清
源认为,世界围棋在目前是韩国
第一,但围棋的未来属於中国。大概吴清源 并不认为李昌镐的棋就是他所说的21世纪
的棋,否则世界第一高
手将是未来的方向是不容质疑
的。就吴与李 的棋风来说,也有相异之处。比如,吴清源的棋讲究布局的速度,在角
上能用一手棋,就用一
手。李昌镐的 战法是後发制人
,他在中盘即使落後於师傅曹薰铉五六目,也可能在最後追上来。吴对定式的态度是
“没 有",他无意创造
新定式就是由於对老定式“毫无
兴趣"。李昌镐在充满生气的韩国围棋圈中是特别的,他 没有被旧的定式所束缚,但
对创造新的定式很有兴
趣。吴追求的是在棋盘上的自由
,而李的想法是非常现实 的赢棋。当然,两人的棋处在不同的时代,这样的归纳,总
有关公战秦琼之嫌。但
是,从中倒是可以看出 “世界
观"之类的东西。
吴清源也曾有过横扫千军的伟绩。正如中华台北的学者沈君山所说,吴清源通过
十局制的比赛,将同时
代的日本高手全部降级,“就成
绩而言,足够资格称得上一流的胜负师,但在吴先生的世界里,胜负只是一 个附带的
因素,对他而言,围棋
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哲理,反
覆争棋的最後目的,是从中领悟建立圆满调 和的道。"小说家金庸说,吴清源将“这
门以争胜负为唯一目标
的艺术提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
。"这样,他 才有了很有意思的结论:“大高手时见,大宗师却千百年而不得一",
吴清源就是金庸眼中的
大宗师。吴清 源证明了他的思
考方式高於他同时代的棋手死究定式的模式。他是天才中的天才。
李昌镐的可爱和可怕,都在他的胜率,他绝不会去对21世纪的棋作一些畅想,但
他在本世纪末的表现,
却会使一些相信围棋艺术的人
动摇。聂卫平还在前几年就看到了今天。他说,我想今後的棋手,“将是单纯 的胜负
师越来越多"。老聂的
话,是出於职业棋手的生活与胜
负有极大关系这一点,李昌镐将是一个榜样。 在当今世界的棋手中,他几乎是打不倒
的人。有这样的说法,
李是一切天才的障碍,他将封杀
一切天才的创 造之路。而他的武器就是“防守反击"这一在足球场上人人不满,而又
非常无奈的战术。马晓
春说,李昌镐 的棋,并不深奥
,一般五六段的棋手可以明白他每一著棋的意图,李的长处是他的综合点好,好的每
著棋都 可以有70到80
分。天才的棋手,走出的棋可能
有90分,也可能会有一两步差一点。这样,李昌镐看起来没有 什麽特别了不起的棋,
却比天才棋手的成绩要
好。为此马晓春说,比谁的天
才高,这是上一代棋手的事了。
在21世纪,胜负师或许还会有市场,但不可能也不会淹没一切。老聂在说出上面
这句话时,同时还说,
要是让他来下那种“难看"的
棋,他无论如何不干。棋手的成长是有其规律的,一个人要成为怎样的棋手, 绝不是
由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刻意模仿,并不能成就一个高手
。棋手是有性格的,这就是高段棋手能立足的 原因。棋坛会有流行曲,但谁也不能在
风格上一统天下。胜利
有很大的诱惑力,但不是全部
。创造围棋的新 境界,从来都是那种勇於创造的“吃螃蟹"者。在诸多职业棋手强化
围棋胜负的时候,总有
人不计成败为围 棋艺术而“献
身"。天才是压制不了的。正如在5年前,“不出错"的小林光一被看作是一时的强者
。过了5 年,今天再看
他,就有一种“病树前头万木
春"感觉。倒是武宫正树,藤泽秀行,大竹英雄,成为人们的话 题。这使人想到,现
在的“李昌镐现象",
即使再有十年,也只是围棋史的
一段胜负记载而已。而且,李昌 镐还年轻,对他来说,围棋的路还长。当年,与吴清
源同时的木谷实,就曾
多次改变棋风。小林光一也曾是
一个激烈的攻杀型棋手,李昌镐会不会更向艺术靠拢些而变成另一个李昌镐呢?
如此,我们可以说,现在棋手们在畅想的“21世纪的棋"不会是一种非常具体的
棋,而是一种思想。在
21世纪,非常现实的棋和非常
富有才气的棋将并存,胜负师和艺术家将并存。吴清源以他的天才指出的六合 调和,
将是一种在棋盘之上的
“道",预示一种发展的方向
。“围棋上帝",这个本世纪棋手一直在寻找的 至高无上的完美的棋将会相对出现,
21世纪在围棋最终将会
以更大的魅力而存於世。
*注:本文摘自《围棋报》
--
※ 来源:.听涛站 bbs.foundernet.edu.[FROM: 10.23.11.3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9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