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issing (那一次销魂的感觉), 信区: Go
标  题: 探究绰号冠军的轨迹--凡人俞斌的幸福生活
发信站: 听涛站 (Mon Jul 24 18:00:31 2000), 转信

http://sports.sina.com.cn 2000年07月16日07:48 新体育
  一文一武谓之“武”,同“彬”,意为文邪,多用于人名。
  在现代语言中,“斌”已渐渐失去了实用意义。如果不是它那美好的字形、字
意寄
托了中国人对孩子文武全才的期望,我们也许只能故纸堆中去寻找它的踪迹了。
  用得多了,自然也就平凡。芸芸众生中,就有这样一个“斌”——俞斌。“我
不是
天才,我只是个凡人。俞斌如是说。
  2000年5月10日,韩国汉城。当最后一枚晶莹如玉的白子落下时,又一位世界冠
军诞
生了,中国围棋史上写下了“俞斌”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果这名字只是个代号,那么,对很多人来说,绰号或许会更贴切地显示一个
人的
内涵与外在。在中国围棋界,俞斌绝不是最有名气的,但他的绰号却最多。从他最
多的
绰号中,我们也许可以探究出这位世界冠军成长的轨迹。
  
鱼头
  “鱼”既是谐音,也是指俞斌的相貌。
  俞斌个子不高,体重135斤左右,偏偏长了个大脑袋。(依此推断,这“鱼”似
乎应
该是“胖头”。)头大也有聪明的意思。与之紧密相联的是俞斌的另一个外号:“江
南才
子”。
  俞斌的才情名扬棋界。他不但棋下得好,而且能弹钢琴、吉它,懂英语、日语
。他
的大弟子丁伟回忆说,92、93年期间,俞老师常弹吉它和钢琴。当年,在国家体委
春节
联欢会上,他还曾用吉它为刘小光伴奏。不过,近年来,已经很少听到他悠扬的琴
声了

  除了下棋,俞斌最精通的是电脑。在围棋界,俞斌是最早“触电”的。当时队
里有
台电脑,俞斌很感兴趣,就自学了计算机知识。那台电脑装置了一套由外行设计的
棋谱
管理程序。俞斌是最早“触电”的。当时队里有台电脑,俞斌很感兴趣,就自学了
计算
机知识。那台电脑装置了一套由外行设计的棋谱管理程序。俞斌觉得很不实用,就
重新
编制了一套,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1992年,围棋队的电脑升级后,俞斌对原来的程序又进行了改良,使之操作更
简便
。他还把许多精彩对局输入到数据库中,让棋手能很方便地从计算机中调出对手的
详细
资料,研究对手的棋风。此外,他还设计了不少围棋爱好者使用的软件。直到如今
,他
设计的这些软件仍在普遍使用的。
  聪明险被聪明误。过多的爱好也分散了俞斌不少的精力。有一段时间,俞斌迷
上了
电脑游戏《魔法门》。那时候,他还是单身,住宿舍。有一个星期,他每天早上7点
钟起
床,沏一杯茶,吃两片面包,就开始玩。除了吃饭,几乎是整天一动不动,直到深
夜。
幸好,几次大赛的失利及时敲醒了俞斌,将他又推回到棋枰边。现在,虽然有时他
还会
和围棋队的游戏高手古力、王??切磋一下,却不像以前那样废寝忘食了。

  洗衣机

  “洗衣机”,日文“腾挪”(围棋术语)的音译,意指俞斌的棋风。
  俞斌偏爱“实空”,每盘棋总爱抢足实地,再打进对手的势力范围,将对手的
“大
模样”一洗而空。
  俞斌朴实的棋风表现在棋盘上,就是每手棋都要体现出相应的价值。也许是精
通计
算机的缘故,俞斌的计算总是异常清楚。据说,他对一步民子的价值能精确计算到
几分
之几。功力之深,令人叹为观止。
  1982年,15岁的俞斌初出道便在全国围棋段位赛春季赛中以暂定三段的资格取
得了
10胜2负的佳绩,升为四段。秋季赛中,又连胜8局和1局,展现了他出众的围棋才华

  俞斌的围棋生涯并非一帆风顺。1984年开始的中日围棋擂台赛,中国队连胜三
届,
在国内掀起了围棋热潮。第4届,中方起用了刚刚夺得“新体育杯”冠军的俞斌为先
锋迎
战依田纪基。前半局,俞斌始终占着上风。下到第88手,执白的依田开始开始读秒
,俞
斌则有1个多小时的富余时间。当走到第98手时,依田忽然加快了落子速度,几乎是
一秒
一步,引诱俞斌走快犯错。比依田小一岁的俞斌果真中了依田的盘外招,出现漏算
,下
至第286手时认输。死里逃生的依田锐不可当,连胜中方5员大将,直打到主帅聂卫
平城
下。日方最终赢得了这届比赛。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的俞斌出师不利。他的围棋生
涯从
此多了几分坎坷。
  如果说在擂台赛上败给依田是经验不足,那么在世界大赛中连续5次被赵治勋击
败则
让俞斌苦恼了许多年。在棋界,有这样一种说法:赵治勋毁了俞斌的青春。直到199
8年
的富士通杯和今年的应氏杯他连续两次战胜了自己最大的“苦手”,俞斌才彻底消
除了
恐赵症。
  从此,一条通向世界冠军王冠的大道在俞斌面前展开了。

  儿童团长

  儿童团长,意指俞斌能和围棋队中的小棋手打成一片。
  从1985年进入国家队到1997年结婚,俞斌在围棋队宿舍长住了12年。国家队宿
舍几
乎没有与他同龄的选手,他身边的都是比他小几岁甚至十几岁的队友。
  俞斌最好的朋友是小他9岁的常昊。用俞斌的话说,常昊陪他度过了漫长的寂寞
时光
,两人更下了无数盘棋。虽只是队友,他俩却亲如兄弟。女棋手徐莹说,有一年在
平顶
山,常昊和另外两个人在水库划船。天忽然变了,风大浪急。原本在驻地休息的俞
斌听
说常昊在水库,就急着去找。因为天气太坏,船老大怕危险不肯出船,可经不住俞
斌再
三恳求,才冒险陪他在水库整整跑了一圈。直到得到常昊已安全回到驻地,俞斌才
放心
回家。
  不只是常昊,其他年轻棋手也都喜欢俞斌,有事儿总爱找他商量,在棋上碰到
问题
也爱和他研究。俞斌则有求必应,从来不摆架子。平时,他也总能和小棋手们玩到
一块
,打牌,踢足球,乐趣无穷。
  从1993年起,俞斌陆续收了丁伟、邱俊、王??三个弟子。对他们,俞斌特别上
心。
一有时间,他就与弟子们下棋,从让先到分先下各有胜负,每次下完后他都要细致
地复
盘。尽管俞斌结婚后事情多了,他还总不忘叫三个弟子到他家摆棋研究。近两年,
他的
三个弟子都已在棋坛崭露头角,这不能不归功于俞斌的教导有方。
  在生活中,俞斌对小棋手也十分关心。去年邱峻去日本打富士通杯想买个录音
机,
俞斌知道了告诉邱峻,先别买,他要送一个给邱峻。没过几天,他果真自掏腰包买
了一
台,这不,现在还摆在邱峻桌上呢。

  宝贝

  围棋队没人见过俞斌生气。脾气特好,总是笑容满面的俞斌,被大家称为“宝
贝”

  无论家里家外,俞斌都是个随和的人。丁伟告诉我:“虽然他是老师,但从来
不摆
老师架子。每次见面总是主动和我们打招呼,我们之间经常有说有笑,不像师徒,
更像
朋友。即使输了棋,他也不会板着脸,顶多是苦笑两声。”
  俞斌自己也说,他是个很喜欢交朋友的人,喜欢和大家一起喝茶,聊天,下棋

  其实,俞斌并不外向,更不喜欢应酬,甚至连上饭馆吃饭也被他视为浪费时间
。所
以,如果去外面吃饭,他总喜欢吃麦当劳一类的快餐。他曾对华以刚说:“我的胃
不好
,应酬的事尽量少找我。当然,如果你认为真的需要我去,那就通知我。”
  俞斌为人不拘小节,棋院的人早已习惯了他早上蓬着头发来上班的形象。在棋
盘上
计算力惊人的他,在生活中却总爱丢三落四。出了门却发现钥匙没带,这种事在他
身上
经常发生。
  “宝贝”俞斌还是个模范丈夫。妻子王亦青是上海人,也曾学过棋,他俩就是
下棋
认识的。追求她时,俞斌着实费了点力。1995、96年,身在北京的俞斌几乎每月都
要跑
一趟上海。当时,车票不好买,俞斌的经常条件也一般,很多次,他都是带张报纸
上火
车,到车上把报纸往地上一铺就一直坐到上海。在上海,则是住20元一晚的小招待
所。
有时候,为了请王亦青出来吃饭,又能制造出活跃的气氛,俞斌甚至请整支国少队
作陪

  或许是俞斌的真情打动了王亦青,1997年,俞斌和王亦青结婚了。婚后,俞斌
特别
顾家。以前从不做饭的他一到5点半总会给妻子打电话请示需要买什么菜,然后再赶
回家
做饭。
  1997年结婚前夕,俞斌夺得了亚洲电视快棋赛冠军作为献给妻子的礼物。巧合
的是
,在俞斌夺得LG杯冠军的前一天,他的女儿也降生了。看来,家庭给俞斌带来了好
运。


  万年老二

  迄今为止,俞斌在比赛中共获得过十多次亚军,而其获得的冠军数却屈指可数
,因
此人称“万年老二”。
  对于俞斌,“万年老二”是个多少有些尴尬的绰号。这顶帽子一直压在他头上
,直
到1997年。似乎是应了“三十以后才明白”这句歌词,而立之年的俞斌在当年的亚
洲电
视快棋赛中小试牛刀,连过小林光一、李昌镐、王立诚三关,夺得了冠军。
  时隔三年,俞斌再次翻身道情,夺得了世界冠军。这次,“万年老二”的绰号
好像
也要变一变了。但仔细想想,冥冥之中又含着天意。在中国围棋史上,俞斌是继马
晓春
之后的第2位世界冠军。万载之后,“万年老二”当名副其实。
  聂卫平认为,以俞斌的水平早在几年前就具备了夺取世界冠军的实力,但俞斌
多少
有些时运不济。围棋界历来英雄出少年。俞斌虽然年龄并不算大,却已算得上大器
晚成
了。
  其实,比赛中总能拿到亚军也说明了他的实力。俞斌是个认真的人。对于许多
老资
格棋手都不屑参加的全国个人赛,他总是年年参加,而且连续几届都是亚军,他也
并不
介绍。俞斌说:“我喜欢下棋。没有棋下,最难受。我会一直下棋下到老。”
  初为人父的俞斌,有了小孩以后,会花费他很多精力。但他说:“一边带孩子
顺便
摆摆棋是一种天伦之乐,用起功来心情会更舒畅。”
  曾经有人说:“李昌镐是上帝派来下围棋的”,那么,俞斌应该是上帝派来享
受围
棋的。在两尺棋枰上,在黑白子的世界里,俞斌无限幸福。对他来说,人生或许就
是一
局棋。叶楠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2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