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shy (在听涛的感觉真好!!!!), 信区: Go
标 题: 惨败后必有大捷反弹——中国围棋独特的“雷同”现象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Jul 29 23:09:28 2000), 转信
倘仔细琢磨的话,中国围棋是个挺有意思的独特的精灵,历史和现实往往有相似雷同的
现象。譬如“惨败”后往往必有“大捷”的反弹,就是一种螺旋型的发展规律。且听在
下细说——
1994年的第2届“真露杯”世界围棋最强战,中国出场的5名最强棋手——曹大元,俞斌
、刘小光、马晓春和聂卫平竟一局未赢,在北京进行的第二阶段便全军覆没。这种在家
门口的大翻船好不难堪,被权威评论家称作“中国围棋十年来最耻辱的一页”,“惨败
到了极点”而载入《年鉴》。
但正是在这种种惨败的磨炼下,马晓春九段的羽翼渐丰,在同年底进行的第7届中日名人
战上以2比1首次战胜“苦手”小林光一名人,结束了他八连败的耻辱史,赢来了中国媒
体的一片喝采声。这样仅仅过了一年——到了1995年,中国棋手便从“谷底”飞跃到“
峰顶”——马晓春连夺东洋证券杯和富士通杯两项世界冠军,开创了中国围棋的新纪元
。这就是“惨败”后必有“大捷”的反弹。
无独有偶,1999年的情景也与1994年差不多。那年人多势众的中国棋手,在本国举办的
首届春兰杯世锦赛纷纷落马,让韩国棋手包揽了三甲,委实让人失望和汗颜,引起了舆
论大哗。一位棋界巨头称:“中国棋手和韩国‘三大天王’相比,差距被拉大了。”由
于韩国曹薰铉在八强战和半决赛接连轻松获胜,引起一位棋界巨头的戏言:“曹薰铉在
和中国棋手下‘表演赛’。”一时间,中国棋手患“恐韩症”之说不胫而走。就这点而
言,报纸上经常刊登“中国围棋像足球”之类的文章,着实有点让中国棋手抬不起头来
。
但是到了年底,深受韩国围棋“压迫”的中国棋手,又突然一改颓势,再次强劲反弹—
—在第二届春兰杯开幕式上,中国一些年轻棋手“群情激昂”地表示要象上届冠军曹熏
炫讨还血债。在第二轮比赛中,中国5位参战棋手全线告捷,把不可一世的韩国棋手李昌
镐、刘昌赫、崔明勋和金承俊全部打翻在地,震惊了世界棋坛。由于时逢圣诞节,各地
方队领队正在北京出席联赛闭幕式。这一大捷又称空前的“圣诞大捷”,全国棋界是一
片喜气洋洋地同贺。大家均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中国棋手该赢棋了。”并普遍看
好新千年中国围棋的新走势。果然,到了2000年后,俞斌九段夺得了久违的世界棋王的
头衔。这样,今年是继1995年后,中国棋手第二个“夺取世界冠军年”,岂不是一种“
惨败”后必有“大捷”反弹的雷同现象吗。
不过,雷同中有不同——今年俞斌“南面称王”后,我们不再按以往惯例,称作是“一
个里程碑”。因为中国围棋已呈“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崭新格局,与当年往往会不稳定
地走极端,依靠马晓春“独木撑天”的现象已不大雷同。今年中国棋手有望继续拿第二
个世界冠军,这就殊途同归——又有点和当年“双冠王”马晓春雷同了。(搜狐体育特
约稿件 海笑)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3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