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ouYu (遥想公瑾当年), 信区: sports
标 题: 我看申奥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Apr 29 20:13:21 2000), 转信
虽然还没有看到宣传片,但这不妨碍我来发几句。
提起申奥,我就会联想起93年的那次。当时我国是
花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记得当时全国上下齐
为申奥努力,几乎每天都有关于申奥的新闻在电
视上出现,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上海的一家纺
织厂为奥申委捐献的一件特制的大号毛衣,上面
印有,奥申委的标志——有汉字北京组成的天坛
的图案。
国际奥委会考察团来北京考察时,北京搞的奥林
匹克万人长跑,斯廷霍文团长对此感慨颇深。但
给斯团长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却是北京的自行车
流。
当萨马兰奇在摩洛哥宣布悉尼获胜的消息通过中
央电视台的转播穿回国内时,通宵在看直播的我
失望进而愤怒!泱泱十二亿国民竟会输给一帮袋
鼠和考拉!不过现在想想,当时北京的条件确实
比不上悉尼。北京之所以呼声很高是因为中国的
大国地位以及中国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而
北京的硬件及软件均比悉尼稍逊一筹。先举几个例
子。北京最初的申奥口号是“给中国一个机会,
还世界一个奇迹”(记得是这样的)明显带有一
种乞求的语气,别说老外,就是普通的中国人也觉
得泄气。后来,口号改成“开放的中国盼奥运”
才稍好一些。但是对外宣传上还是错误百出,详细
的文章可以参看96年的《英语沙龙》(抱歉忘了是
哪一期了)。而且中国在招待考察团时也是漏洞百
出,如果没记错的话,当时中方安排考察团下榻奥
林匹克饭店,可能是图的这个名吧,但想一想奥林
匹克饭店外面的“景色”!设想一下,考察团成员
推开房间窗户看到的满眼都是叫买叫卖的小商小贩,
都是垃圾遍地的道路,都是拥挤不堪的交通,又怎
么会留下好印象!国际上,由于美国的暗中作梗,使得
中国在欧洲的票数大为减少(了解这段历史的同学
都会知道正是这一事件促进了国内反美民族主义情
绪的高涨),南中国海问题又使得中国失去了东盟,
而之前的中韩建交又使得中国失去了朝鲜的这一票。
在海外,还有达赖喇嘛和民运分子等数典忘祖的xx们
反对给予北京奥运会举办权。
综合考虑这些问题,那么北京最后以两票输给悉尼就
不奇怪了。
比照一下上述失利因素,看一看今日北京,不难发现
这一次申办,条件的改善勿庸置疑,而且国际上反
对中国的比93年少了,而我们自身也日益强大。北京
的环境虽说还是比较落后,但进步还是明显的。而且
撇开环境因素比不上巴黎的西方城市,在其它方面北
京与之旗鼓相当,甚至超过它们,这些不用我多说。
我主要谈一下当前北京的问题
首先还是环境,这是被别人攻击最多的,也是我们的
“软肋”,如果北京不能在2001年莫斯科奥委会开幕
前有个根本转变的话,还是很玄。想一想,现在韩国
为了不受由中国刮过去的沙尘的污染,要来中国植树
造林!这在国际上会有什么影响!
其次是宣传。因为不再让奥委会委员到申办城市考察
那么要想改变北京在众多委员心目中的印象,宣传就
至关重要了。这也是北京请张艺谋排宣传片的原因吧。
一方面靠他的导演才能,另一方面也利用他的国际知
名度。
第三,要利用2001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好像莫斯
科奥委会是提前在6月在召开,而不是原定的10月,
据说就是有的国家提出要避免北京以大运会为借口邀
请委员们访问北京。但我们可以以视察大运会准备工
作的名义邀请啊。虽然有点司马昭之心,但应该没问
题。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本来还有许多要说,但一敲
键盘,就忘得差不多了。希望大家贴出自己的看法,
我们一齐讨论。
--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0.83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