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oliver (铁皮鼓), 信区: sports
标  题: 性美学 
发信站: 听涛站 (Sat Apr  8 12:01:08 2000), 转信

BBS水木清华站∶精华区
发信人: luckyking (黑星~~累了,真的累了.....), 信区: FitnessWorld       
 
标  题: 性美学 (转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Apr 18 00:41:08 199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auty 讨论区 】 
【 原文由 ticky 所发表 】 
 
 
性 美 学 
 
性美包括两性主体的美和两性关系的美。前者又包括男性美和女性美,后者又 
包括性爱美和爱情美。 
 
一、性美的领域 
 
性美的领域大致包括心灵美、人体美、服饰美、行为美等主要方面。 
 
1、心灵美 
心灵美是性美的主导因素,它规定着人体、服饰、行为等方面的美。心理因素与 
社会因素相交融,使人们对理想的男性和理想的女性产生了大致相同的看法。 
女性心目中的男性美是: 
①具有远大的理想志向、刚毅的性格、豪壮的气魄、果敢的行动,也就是有男 
子气概; 
②正直诚实、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不虚伪,不油滑,没有市侩习气; 
③有一定的才能和学识,有自立于社会的能力; 
④性情温存,善于理解和体贴伴侣,懂得尊重女性。 
男性心目中的女性美则是: 
①贤惠温柔、善良温存、端庄大方,这种素质不仅是对男子刚强性格的有力补 
充,更能驱散男子心头的孤独感; 
②作风正派。这方面男性对女性的要求比女性对男性的要求更严格,这是历史 
给男性头脑中留下的思维定势,但从积极方面去理解,也是一种合理的要求; 
③聪慧、勤快、灵巧; 
④有较高的审美修养,不但能打扮好自己,也能打扮好丈夫和孩子,布置好家 
庭居室。 
 
2、人体美 
歌德说:“谁看着人体美,任何不幸都不能触及他;他感到同自己和世界完全协 
调。”叔本华认为:“任何对象都不能象最美的人面和体态这样迅速地把我们 
带入纯粹的审美观照,一见就使我们立刻充满了一种不可言诠的快感,使我们 
超脱了自己和一切烦恼的事情。”罗丹也说:“在任何民族中,没有比人体的 
美更能激起富有感官的柔情了。”马雅可夫斯基对人体美的赞颂更为人所熟知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衣衫,能比健康的皮肤和发达的肌肉更美丽。” 
 
人体美的尺度,因性别而异。 
 
首先是身高。现代科学认为,高加索人的身高是最理想的,男子为1.7米,这 
种身高最有利于体内各器官的协调。但从审美角度看,这一高度就显得不够了 
,在当代中国人看来,男子在1.75—1.78米之间,女子在1.63—1.66米之间属 
于适中尺寸。 
其次是体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谢尔顿将人体归纳为三种类型: 
①内形态型,体格呈柔和的圆形;②中形态型,有较好的骨骼,肌肉和结缔组 
织;③外形态型,体格瘦长纤细。其实,用平易的话说,这三种体型分别是偏 
胖的、适中的、偏瘦的。 
 
关于人体的比例关系,艺术家、美学家们作过大量的论述,也提供了许多数据 
。比如:身长应为头长的7.5倍,平伸两臂时的宽度等于身高,从发际到下颌为 
身高的1/10,肩宽为身高的1/4,颈周长为手腕周长的2倍,腰围为颈周长的2倍 
,拳周长等于脚长等等。他们还从人体中发现了黄金分割比例关系:肚脐为全 
身的黄金点;以肚脐为界,上半身的黄金点在咽喉,下半身的黄金点在膝盖。 
 
男女之间又有差别。假定男性身高为1.7米,则有关数据应为:体重78公斤,胸 
围95—98厘米,腰围75—78厘米,臀围93—95厘米,大腿围55—58厘米,小腿 
围30—38厘米。假定女性身高为1.6米,则数据为:体重为50公斤,胸围84—86 
厘米,腰围60—62厘米,臀围86—88厘米,大腿围45—47厘米,小腿围28—30 
厘米。 
 
再次是肌肤。男子肌肉普遍比较发达,约占全身体重的42%,因而身体棱角鲜明 
;女子肌肉只占体重的30%。女子脂肪比较丰富,约占体重的28%,因而身体呈 
柔和的曲线:男子的脂肪只占体重的18%。皮肤方面,男子毛孔发达,皮肤显得 
粗糙一些,颜色也较深;女子毛孔小,皮肤细腻,颜色也较白皙。 
 
最后是容貌。容貌美最难作出类型规定。大致说来,男性脸型方正,眉毛较浓 
、直鼻、有胡须,面部棱角较明显 ,是为美;女性脸庞端正秀气、眉毛较细 
,面部线条较柔和,目光如水,是为美。这只是最粗略的描述。其实美的面孔 
千差万别,风格各异,要凭我们的直觉去判断。需要提及的是,容貌美在性美中 
的位置十分突出,因为脸庞是人际交往中最易被注视的部位。 
 
3、服饰美 
从某种意义上讲,服饰美比人体美显得更重要些,因为古希腊那种裸体风尚一 
去不复返了,人们总是被“包装”着,甚至我们欣赏一个人的形体,也是在服 
装映衬下的人体。 
 
从总体风格看,男子服饰倾向于素淡、稳实、洒脱、壮美,女子服饰倾向于艳 
丽、轻柔、繁复、优美。 
 
但有趣的现象是,男性无法靠近女装风格,倘若男子服装偏于艳丽轻柔,就会 
被斥为粉脂气,显得不伦不类;而女子却可以选穿素淡稳实的服装。女装男性 
化的文化现象很能说明这个道理:西服、领带、高筒靴、礼帽、卡克衫、牛仔 
裤等原来纯属男性的服装款式,如今都穿在女士们身上了;上宽下窄的丫型服 
装模式,曾是显示男性伟岸风度的造型,现在女士们也取用了;从侧面开衩的 
女裤悄悄隐退,从前面开衩的女裤却大大普及了。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是 
否意味着性角色的淡化或美的性别混淆呢? 
 
妇女参加社会性劳动,往日的曳地长裙、盈尺高髻显然不适应劳动的需要,于 
是服饰从繁复走向简化,使男女服装的差异大大缩小了。反映在审美意识方面 
,旧日那种弱不禁风的纤柔仪表、娇嫩羞涩的闺秀情态已不再受到她们的重视 
,代之而起的是自由开朗、热情进取的气度和风采,这样,那些曾经给男子带 
来这种气度风采的服装造型,便成为她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借鉴目标,从而形成 
了女装男性化的现象。但这一现象并不意味着性角色的淡化或美的性别混淆, 
所谓女装男性化,并不是生硬、机械地搬用男装,而是对男装进行精心改造, 
由男装原型的英武、刚健、雄伟的气度转化为利落、俊俏、灵巧的情调。因此 
,女装吸收男装的某些长处,只是一种借鉴,并不表明女子服饰在性别风格方 
面的自我丧失。况且,女装男性化并非是女装的全部现象,各种裙装、踩脚裤 
等仍是女性的专用品。可见,男女服装从总体上看,是标示出各自的性美特征 
的。 
 
4、行为美 
行为是一个含义很宽泛的概念,它包括人类一切实践活动,如创造物质财富的 
生产行为、创造精神财富的科学与艺术行为、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行为、维护 
公共利益的道德行为、沟通人际关系的交换行为、提高身心健康的锻炼行为、 
调节衣食住行的生活行为等,这些行为大都与性无关,性美主要集中在微观行 
为方面,即日常生活动作。 
 
一般说来,男性动作在力度和速度方面都超过女性,这从运动会上举重、投掷 
和赛跑等项目的成绩差异中很容易看出。在灵巧性上,男女各有所长,学者观 
察结果表明,在投掷方面男性比女性灵巧,但在轻微活动方面(如操作计算机 
等)女性更占优势;在全身协调动作上,女性也显示出一定的长处,女子比男 
子普遍善舞就是证明。从造型方面看,男性多呈直线或折线,而女性则多呈曲 
线,比如男性两腿稍分、笔直而立的姿势较多,女性以一只腿为主力腿、腰胯 
反向扭动的姿势较多。总之,男性的动作姿态偏于刚、速、直,女性偏于柔、 
缓、曲。 
 
男女行为还有一个区别值得注意:男性动作姿态多属主动型和开放型,女性则 
多带防卫性和收敛性。比如,双臂平举后伸,胸脯挺起的动作、双腿大幅张开 
的站或坐的姿势,在男性中是常见的,而女性极少出现这类动作和姿势。再如 
双臂交叉放在胸前,对男性来说是自信姿态,而对女性来说,则被认为是遗传 
性的防卫动作,西方学者甚至认为,在社交场合中取这种姿势,是表示自己已 
经有了意中人,不希望其他男性打扰她。还有些动作是女性特有的,比如坐时 
双膝并拢而双臂夹在双腿中间,观察家认为这是对性器官下意识的防卫姿势, 
如此等等。 
 
从两性之间的行为(抚摩、拥抱、接吻、性交)看,男性表现得主动,女性则大 
多是被动的。男性的性敏感区较少,除性器官外,还有嘴、手等部位,而女性 
,除上述器官以外,还有大腿内侧、胸脯、臀部、面颊、耳朵、脖子等,因此 
男女进行性接触时,主要是男性抚摩女性。拥抱的情况也是如此。接吻则需要 
男女双方的配合协调,因为这种行为的亲昵程度高于前两种。性交是最高程度 
的性接触,双方从生理到心理都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性行为虽然是一种快感 
活动,但当双方建立在真正爱情的基础上,则性行为则具有印证和加深爱情的 
意义,因此也具有审美的素质。 
 
二、性美的范畴 
 
性美的范畴的划分,与美的范畴大致上是相同的,主要有崇高、优美、滑稽。 
 
1、崇高 
社会的崇高的集中表现是悲剧,性的崇高也是如此。性的悲剧主要体现在两性 
关系中的爱情方面。这就是所谓悲剧之美。 
 
2、优美 
优美又可分为壮美和秀美。 
 
壮美与秀美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量的(如数量的、力量的)差异.在量上偏 
于巨大的属于壮美,偏于微小的属于秀美。 
 
壮美与秀美主要体现在性主体方面。 
 
一般说来,男性偏向于壮美。男性在社会中承担主要责任,有较强的开拓意识 
和自立能力;在家庭中,男性处于主导地位,给妻子儿女带来一种安全感,其 
劳动报酬也往往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在性格方面,男性大都比较坚强、刚 
毅、果断、有主见;在体力上,则大都健壮有力等等。 
 
女性偏于秀美。在社会中,女性至今仍然担任着比较次要的职务和工作,大都 
是循规守矩型的,开拓意识不如男性;在家庭中,女性处于从属地位,往往只 
是丈夫的“贤内助”,对丈夫常怀有某种依赖感;在性格方面,女性大都比较 
柔和、温顺、善解人意、会体贴人;在体力上,女性普遍不如男性等等。 
 
当然,这种区分并不具有严格的意义。 
 
3、滑稽 
在性美领域中,滑稽大多出现在两性关系上。 
 
由于爱情中感情往往占有主导地位,而理智有时不自觉地“失控”,因此当事 
人就常出现某种“癫相”和“傻气”,显得十分可笑;有时由于误会,当事人 
也会做出令人捧腹的事。 
 
幽默是滑稽的一种独特的形式。爱情中,幽默几乎是不可缺少的催化剂,它使 
爱情更具有活跃、欢乐和轻松的意味,因而也丰富了爱情的内容,并能深化双 
方的感情。 
 
三、性美标准 
 
1、阶级标准 
关于性美的阶级性,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丰衣足 
食而又辛勤劳动,因此农家少女体格强壮,长得很结实,——这也是乡下美人 
的必要条件。‘弱不禁风’的上流社会美人在乡下看来断然是“不漂亮的”, 
甚至给他不愉快的印象,因为他一向认为‘消瘦’不是疾病就是‘苦命’的结 
果。在劳动人们心目中,健壮的少女是美的,因为这样的体型是与劳动相适应 
的。“上流社会的美人就完全不同了:她的历代祖先都是不靠双手劳动而生活 
过来的;由于无所事事的生活,血液很少流到四肢去;手足的筋肉一代弱似一 
代,骨骼也愈来愈小……病态、柔弱、萎顿、慵倦,在他们心目中也有美的价 
值,只要那是奢侈的无所事事的生活的结果。”上流社会之所以崇尚妇女的纤 
弱美,乃是阶级偏见所致,是鄙视劳动的结果,因此,“假如上流社会的妇女 
大手大脚,这不是她长得不好就是她并非出自名门望族的标志。” 
 
再以性爱为例。劳动人民对它的追求是热烈、挚着、真诚的,并且大都具有忠 
贞的品格。相反,统治阶级在物质生活方面是奢侈挥霍的,在性爱方面也大都 
是荒淫无度的,忠贞专一的品格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贪婪的占有欲却是普遍的。 
 
可见,性美的标准是因阶级不同而相异的,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形成了 
不同的思想意识,也形成了各自的审美标准,当然也包括性美的标准。 
 
2、时代标准 
历史上每一时代都有特定的政治面貌、经济状况、社会风尚等等,这些因素也 
必然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审美趣味。 
 
以女性形体美而论,在先秦时代,以硕大健壮为美,《诗经》中写到美人时屡 
屡侧重于这方面的的描绘,如:“硕人其颀”(《卫风.硕人》)“有一美人,硕 
大且卷”(《陈风.泽陂》)“猗嗟昌兮,颀而长兮”(《齐风.猗嗟》)硕,大 
也;颀,修长也;昌,壮盛也。这些诗句都颂赞女性的强壮之美。到魏晋时 
代,瘦骨清相就成了人体美的标准,这可以从该时代留下的雕塑作品中得到印 
证。而唐代,由于经济发达 ,生活安定,丰满微胖则成为女性美的模式。今 
天,人们则把苗条修长、胸臀丰满、腰肢纤细、眉清目秀等素质当作女性美的 
条件。 
 
再以女性精神美为例。在封建时代,三从四德是妇女的行为规范,符合这一规 
范,就是美的。“三从”出自《礼记.丧服.子夏传》,指“未嫁从父,既嫁从 
夫,夫死从子”。“四德”出自《周礼.天官.九嫔》,指“妇德、妇言、妇容 
、妇功”。妇德就是守节操,“从一而终”,“一女不嫁二夫”,封建时代为 
女性立的牌坊可以说都是颂其贞节的。妇女一旦失贞,那就非死不足以谢天下 
了,死后仍不失为“烈女”而传为美谈;倘若失贞后居然还活着,就沦为不齿 
人类的妖孽了。妇言是要求妇女语言美,讲话讲究分寸、得体,不讲粗话。妇 
容是女性的容貌美,“女为悦己者容”,要以端庄娴雅的容貌取悦于丈夫。妇 
功是指劳动,如纺纱、织布、缝纫、刺绣等,妇女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显示自 
己的聪明才智。当代社会“三从四德”的女性美的标准早已被人们唾弃了,妇 
女有恋爱自由和婚姻自由,有再婚的权利,能够象男人一样参加各种社会工作 
,能够具有自己的理想和独立的人格,这才是当代女性的心灵美所在。 
 
在两性关系人,时代的烙印也是十分明显的。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被 
视为两性行为美的规范,男女不同席,不共食,不杂坐,不同巾栉;男女非有 
行媒,不相知名。就连医生为妇女探脉,还要以薄纱罩手。资本主义的大工业 
生产,使妇女走上了社会;男女在更多的场合中可以相处。我国受西方影响, 
也显示了这种趋向。但直到解放前和解放初,还有许多女子学校。今天,这些 
界限都打破了,有些学校(如护校)和职业(如幼儿教师、护士)虽然几乎是清一 
色的女性,但这只是培养目标和职业性质的要求,并不含有性禁忌的内容。 
 
3、民族标准 
所谓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 
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这个定义中所说 
的“共同心理素质”是包含着审美观在内的。 
 
拿女性形体美来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真可谓千奇百怪。非洲尼日 
利亚的伊博族妇女以胖为美,女子出嫁前,要安排在茅屋中,不从事任何劳动 
,吃饱睡足养得腰圆体胖,才能成为受欢迎的新娘。非州埃塞俄比亚南部的史 
尔玛族妇女以大唇为美,女孩从四五岁开始,就用陶碟撑在嘴里,等适应了以 
后,再换上大一些的陶碟,久而久之,嘴唇失去了弹性,变得宽大了。南太平 
洋 
--马拉库勒岛的南巴人把缺少一颗牙齿的妇女看作是美的,为了美观,妇女们 
只好忍痛敲掉门牙。在印第安人看来,脸庞扁平宽阔、小眼睛、高颧骨,乳房 
又大又宽下垂到腰部的女人是最美的。在中国,直到解放前,缠足习俗还普遍 
流行,小脚成为女性美的重要标志,并且美其名曰“三寸金莲”。 
 
再以对人体的态度而论。总地说来,西方民族能够较为坦然地对待裸体。早在 
古希腊,公元前720年奥林匹克第十五届运动会上,就开始了裸体竞技,就连领 
袖人物亚力山大在东征大流士时也曾与将士们裸体竞走;许多祭祀活动也裸体 
进行,古希腊人相信,裸体少女冒雨而立,可以制止暴风雨;裸体少女给病人 
喂药,可使疾病很快痊愈。文艺复兴以后一直到今天,西方的裸体艺术(绘画 
、雕塑、摄影等)的精品数不胜数,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安格尔的《泉》 
,罗丹的《青铜时代》等,都是艺术中的惊世之作。生活中,尽管古希腊以后 
再没有出现裸体风尚,但仍以突出性的特征为美,“豪乳、细腰、丰臀”始终 
作为女性美的模式,甚至在服装设计上也作必要的夸张,如带衬垫的胸罩,带 
裙撑的“鸡笼裙”等等。中国则不同,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裸体艺术真可谓凤毛 
麟爪,无非是红山文化中的陶雕,敦煌石窟中的四个裸体飞天,杭州飞来峰的 
少女裸雕等,寥寥可数。中国人以裸体为耻,古代隐士桑扈反对世俗,裸体而 
行,结果受到后人哂笑。对于人体第二性征,尤其是女性的乳房,也视为羞耻 
的器官,甚至把胸脯丰满当作春心荡漾、欲火旺盛的表现,由此而形成了束胸 
的恶习,至于象西方那样露肩半袒胸(现出乳沟)的服装,中国至今也没有出现。 
 
4、性美标准的普遍性 
不同时代对女性的审美标准不同,但女性以阴柔为美,与男性的阳刚之美形成 
对照,这一观念却贯串整个人类历史。就连马克思也说:“男人是阳刚的一半 
,女人是优美的一半。贞操作为道德美的重要标准,无一例外地指向女性,任 
何时代皆然,即使在今天,男性择偶时,仍把这一因素放在显著的地位。再如 
重男轻女的观念,自从父系社会确立以后,男性就成为社会的中心,在中国堪 
称”数千年一贯制,男为天(乾),女为地(坤);男为尊,女为卑;男为主,女 
为从。今天,妇女有了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如选举权等),但实际上男女仍 
然是不平等的,如就业机会男女有别,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也很普遍,最严重的 
问题是堕胎,据统计,通过B超鉴定胎儿性别之后要求人工流产的90%以上都是 
女胎儿。这些现象说明,重男轻女的观念不但历史久远,而且根深蒂固。 
 
不同民族性美标准的普遍性根源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随着政治、经济、科 
学、艺术等方面的交流,性审美观念也必然潜移默化地相互影响。社会越发展 
,民族间交流越频繁,相互影响的程度就越大,审美标准的趋同性也就越明显。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166.111.37.
28] 

BBS水木清华站∶精华区
--


        哦,痛苦谁都能克服,除了正在痛苦的人。
                                                ——Shakespeare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7.4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