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n (土徒 (toto)), 信区: sports
标  题: 山野人物志(3)
发信站: 听涛站 (Sun Jun 18 00:17:06 2000), 转信

执著──我眼中的王勇峰
谢弥青/文 《山野》提供
1991年我刚参加工作来到登山协会的时候,王勇峰就已经是国家登山队的“新五虎将”
之一了。本来,无论从年龄、经历、名气,我都有足够的理由对他产生某种崇拜,事实
上也的确如此,当时我确乎是极其虔诚地仰视过包括他在内的几位青年英才。不幸的是
,这种感觉实在短暂得很,我自己也不曾想过一身学生式的矜持甚至有些孤僻的我,会
迅速地与他们熟捻了起来,这种熟捻导致的结果便是有一天一位女友满怀崇敬地向我打
听王勇峰,我才惊讶地发现,不知不觉中这个谁都可以与之逗乐并编排出一些经典“段
子”,他却会永远以笑作答;中以作我兄长,我却时常跟他开没大没小玩笑的汉子,在
圈外人的眼中俨然是“登山英雄”一级的名人了。
当我提出要采访他的时候,双方都难免感到不太自然,我是觉得很难想象与他面对面正
襟危坐式的交谈,他则用他一贯的“大言不惭”式的作风告之:“对于哥们儿的光辉事
迹,你还用采访吗?”最终是另一位哥们儿以“为了将你飘扬成一棵稀有品种的草儿”
为“诱饵”,才促成了一次正经八百的采访。
采访的过程顺利、平淡甚至有些程式化。虽然我为了以示重视,一改往日不爱作采访笔
记的习惯,凿凿实实记了几大篇。可当我整理这些笔记的时候,发现除去那些“史实”
以外,这种采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多余的。因为王勇峰就是那么一个无须雕饰自自然
然的人,一如我对他多年的观察与了解,包括感觉。
我决定就将这种感觉写下来──
“三彪”
登山队有一个颇有名气的“彪团”,王勇峰排行老三,简称“三彪”。这“彪”字的起
源是大连的俚语“彪乎乎”,据考证愿意是傻乎乎、愣头青之类的意思。细琢磨起来,
登山队的这几“彪”,其“彪”的程度该以“三彪”为最。别人可能是某些时候遇某些
事的时候偶尔“彪”上一把,用登山队的老教练刘大义的话来说是没点“彪”劲儿干不
了登山。而“三彪”则属于彻头彻尾的“彪”,从里到外的“彪”,有真凭实据可证明
其“彪”纯属“原装”,决无假冒。
大约因为女人大多比较感性的缘故,当提及某个人的时候,脑海里首先会不自觉的勾画
出他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三彪”在我印象之中便总也脱不了身穿一件脏兮兮下摆处烧
了个大洞用一块封箱胶条粘住的羽绒服(在山里不修边幅似乎是“彪团”的“团风”)
;头戴一顶绒线小丑帽两边还各垂下一条编成小辫儿的帽绳(昔日的登山装备在考虑其
实用性的同时其美观程度显然大打折扣);吃土豆烧牛肉的时候总要用他的土豆换我的
牛肉还总嫌厨师下料时二者比例不对)倒也算是各得其所);跟人打赌输多赢少却不急
不恼就是一个劲儿地吃芦柑名为“降低成本”然后还接着“叫板”(这一类的“傻可爱
”行为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这是1996年春节我们在密云进行一周的攀冰训练时,
他从头到尾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诚然这不包括在正规训练时他耐心地讲解,娴熟的技
巧,优美的示范,以及当学员们亲热地叫着王教练时,他不自在之余不禁流露的一丝得
意。
其实这时的他已然是国际登山健将,国家登山队教练,已完成了七大洲最高峰中的4座。

这一切相加,总让我感觉再也找不到一个比“彪”更贴切的描述了。
关于他为什么这么“彪”的原因,起初他说是登山队这个特殊团体,我也权且信以为真
了。可他不经意间透露的两件旧事,却可成为其“彪”历史之悠久的确凿证据:
其一“彪”是六岁时作为全家的代表获准去看望被打成黑帮的父亲,出来后全家人满怀
希望地想听听探视结果,他却冷不丁说出一个令人吃惊的发现:父亲没有系腰带。这好
生了得,家人一联想,怕是他父亲想不开要自杀,着实紧张了好一阵;
其二“彪”是高中开运动会,感觉自己也没有什么特长,就报了10000米长跑,心想这也
没什么技术,玩儿命跑便是了。那时的气温在零下20多度,所有的人都穿着毛衣甚至棉
衣上场,唯独他一身裤衩儿背心儿那叫个显眼。出发没多久,冻得眼泪鼻涕横流的他发
现自己居然遥遥领先,这一情形是他事先没想到的,也因此而大大激发了他的自信心和
斗志,就这样全身发紫地拿下了平生第一个长跑冠军。
值得补充一句的是,他的一“彪”让当时的许多邻居公认他是个聪明的孩子;他这二“
彪”的意外收获使得他在数年后成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校长跑队队员,并对其日
后成为登山运动员起到不可估量作用。
由此在他今天的“词典”里,已经赋予了“彪”新的含义──自信、勇敢、聪明。1996
年“彪团”出访法国的时候,“三彪”向疑虑的法国朋友解释中文“彪”的含义,直招
得法国人纷纷表明自己很“彪”,一见面的问侯语由“你好”改成了“彪”,就连沙莫
尼市的市长也被推荐加入“彪团”。
当然关于“三彪”对其“彪”之满意程度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莫过于他心爱的小女儿常
被其骄傲地称为“小彪”。
“交际草”
“交际草”是王勇峰的另一个别称,因为通常来说男性是不可以称之为“花”的。
如果这个别称使你误认为他是一个极善交际的活跃分子,那实在是我的一大失误。
在他参加过的大型登山活动的资料照片里,寻找他的影子是件容易的事,弄得登协秘书
长老于直抱怨:“王勇峰怎么这么不会抢镜头呢?”;平时的他为人也绝对属于憨厚系
列的,不大擅长表现自己。
这一别称主要源于他乃是用一不可多得的“国际型”人才,即在与老外打交道时常有出
人意料的发挥;其次是他是一个颇俱亲和力的人,与人相交时极有人缘儿;再“深刻”
一点就不免有些不敬了,那就是脸皮相对较厚。
不管怎么说,这对于他,乃至对于中国人走向世界,都是大有裨益的,因而对此他也颇
为得意。

--
 sinAcosB=0.5[sin(A+B)+sin(A-B)]

※ 来源:.听涛站 cces.net.[FROM: 匿名天使的家]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56毫秒